今年以来,黄平县一碗水乡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目标,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落地落实,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乡村“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探索出一条生态赋能、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融合发展新路径。
党建引领,筑牢环境整治“主心骨”。坚持党建引领,建立“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工作压力传导到位。组织党员围绕“清脏、治乱、拆违”等主题,带头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80余场次,发动党员群众参与1000余人次。同时,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动态;线下用好院坝会、敲门行动等形式,发放倡议书,全方位宣传整治意义和标准,推动环境整治理念深入人心、行动自觉养成。
靶向发力,打好顽疾治理“组合拳”。聚焦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精准发力,以“清、改、治”联动推动整治提质增效。“清”出整洁底色,利用每周五集中整治日,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实现“视觉污染”动态清零。“改”出宜居品质,组织乡、村干部摸清问题厕所底数,深入了解群众困难及建议,安排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专业人员到村指导问题厕所整改,现已完成改厕40余户。“治”出有序空间,联合乡自然资源所、乡综合执法队等部门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动员党员干部、群众规范房前屋后物品堆放,对无保留价值的废弃房屋拆除,对有修复意义的残垣断壁修缮,持续擦亮和美乡村底色。截至目前,全乡清理规范乱堆乱放112处,拆除残垣断壁25处。
健全机制,巩固全域美丽“新成果”。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并重,推动环境治理从“突击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建立健全“定期督导+日常巡查”机制,由乡政府分管领导和纪委工作人员定期对各村开展督查检查,对督查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同时,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其中。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空间管理、家禽圈养、秸秆禁烧等常态化管理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推动乡村治理从“政府主导”迈向“全民共治”。(杨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