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山里的信使:放不下的那片绿
时间:2021-12-03 10:20:46    来源:天眼新闻    

  1999年,演绎乡邮员故事的《那山那人那狗》上映。

  在电影上映的12年前,张林昌——这名共产党员,早已把绿色的情怀留在那平均海拔1000多米、连绵不断的大山之中。

  那山、那水、那片绿…….

  即使在2000多公里以外的北京,张林昌的心依旧牵挂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地方。

  那里,有他放不下的乡亲,还有他放不下的邮件。

  “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掉来时的路,都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虽然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这个苗家汉子还是保持着一贯的淳朴,黝黑的脸、憨厚的笑,双眼透着坚毅的光。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劳动模范,一名共产党员……

  一切的身份回归原点,他说他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

  山里人生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

  张林昌是个地道的山里人。

  他所在的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的地方,一条清水江河把周围村寨散落在莽莽大山之中。“上山钻云天,下山到河边,两山可对话,走路要半天。”——这是山里环境真实的写照。

  1987年,张林昌退伍回家,了解到自己家乡片区的邮路因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从未有人坚持投送超过三年,正面临“断档”的窘境时,他没有犹豫,说了两个字:“我来!”

  走出大山——这是多少山里人向往的生活,张林昌却谢绝了别人邀请他外出打工的好意,一头往大山中扎。这条总长90公里,服务面积200平方公里,横穿5个乡镇、23个行政村,服务群众2.5万人次的邮路,张林昌一走就是34年。

  七月的河口,正值盛夏,气温35度。

  “老张,邮件来喽!”听到邮车的鸣笛声,张林昌赶紧冲出邮政所,马不停蹄地搬运邮件、分拣、装包……除了党报党刊和信件,如今张林昌送的最多的还是村民们网购的包裹。

  各种邮件、包裹渐渐堆成了小山,大大的邮包也鼓了起来,张林昌吃力地提起邮包,放在摩托车后座上,摩托车的轮胎也压瘪了些。为了提高投递速度,张林昌自费买了摩托车专门用于投递,短短几年就已报废了一辆。

  “每天都有几十个包裹送,有时候摩托车去不了的地方还得挑着走,老了体力有点跟不上,只能挑个几十斤。”张林昌憨憨地笑着,指着一个包裹说:“你看就送这一个,我就要花1个小时。”

  挽上裤脚,戴上头盔,张林昌就出发了。前几日,贵州普降大雨,部分邮路路段出现了滑坡和泥石流险情,无法通行,为了投递到户,他常常花上更多的时间绕行在路途上。瑶光村与塘东村被水库相隔,途经两村需要走一段浮桥,每次张林昌都要背起邮包,拾级而下近3公里才能到达。韶蔼村需要渡船通过,寒来暑往,渡船人都换了三茬,张林昌却依然是那个送信人。


  “上坡不急,慢慢地上;连伴得要,慢慢地谈……”山歌在山谷回荡,山中的风呼呼作响,在太阳的炙烤下,张林昌的后背干了湿,湿了干,泛起白色的汗渍。

  这是张林昌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日常。

  据测算,30多年来,他行走近30万公里,投递报刊、信件、快递140多万件。

  这是一个人的邮路,也是一个人的征途。

  不冲别的,就冲这些乡亲们,就冲他们住在大山里。

  干乡邮,苦。

  张林昌的邮路,苦上加苦。

  “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大山之中,气候说变就变。夏天日照集中,气温高达40摄氏度,太阳就像顶在头上烘烤,山雨有时来得令人猝不及防。冬天,山下已经是春暖花开,山上却依然是白雪皑皑。

  一年冬天,张林昌行走在邮路上,连续几天的大雪使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在下一个小坡时,脚下一滑,他本能地把邮包扔向一边,自己却重重地摔倒在路坎下一条2米多深的水沟里。呛着冰水,扒着冰块,他爬到路上,关心的却是邮件有没有损坏。

  艰辛又清贫——在外人眼中,乡邮员是“傻子”才干的事儿。

  但张林昌却“傻”得乐此不疲。

  34年里,有的战友在沿海开起了公司,想请他去帮忙;有的老乡外出务工,挣到了钱。2005年,张林昌高票当选村支书,

  这是个既可为人民服务,又可增加收入、照顾家庭的好机会。妻子也想让他转转行,但是张林昌却不为所动。

  他图什么呢?

  在乡亲们的描述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妻子全力支持着张林昌的工作,出班前帮助整理捆扎投递物品裕和村村民宋国强老伴卧病在床,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家外全靠他一个人。老伴的病常需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去买药,一次要花一天时间,他走了老伴又没人照顾。他忐忑不安地找到张林昌,张林昌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一次,张林昌投递到河口乡时正遇上洪水,几个农民正在忙着将粮站仓库里的粮食从一楼转移到二楼。他立即加入,大家挥汗如雨,终于赶在大水淹没前将70多袋每袋200斤的大米全部搬到楼上,虽然累得直不起腰了,但张林昌又背起邮包向前行。

  邮路上溪河密布,小学生上学和回家很不安全。张林昌就调整自己的行程,当起了孩子们的“守护者”。村民杨安英至今还记得这个亲切和蔼的乡邮员。“我读小学,张叔就送我们上学回家,现在我已经成家有了小孩,张叔还在邮路上坚持,真是了不起。”

  为出行不便的群众捎带东西,为孤寡老人献上爱心……张林昌成了远近闻名的“热心肠”。漫漫乡邮路,张林昌义务为山区群众代购粮种1000多袋、生活用品900多件、代为取款10万余元。

  张林昌说:“乡亲们需要我,我就得干下去!”

  人有想头啊就什么都有。

  人都有想头,有啥想头就有啥活法。

  别人的想头是发大财。

  张林昌不一样,他的想头是让大山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党龄35年,张林昌是一名老党员了。

  张林昌打心眼里希望乡亲们快点富起来,他从报刊上了解到,裕和村所处气候和水土环境适合种板栗,而板栗是一年栽树年年结果的“摇钱树”,他就向村委会建议种植板栗,村委会组织村民种了200亩,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脱贫攻坚战打响了,张林昌第一个冲在前头。

  扶贫先扶智。河口乡瑶光小学有几位学生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张林昌义无反顾伸出了援助之手,让小孩子重新回到朗朗书声的课堂。他还筹集资金,为品学兼优的132名家庭困难学生订阅书报,为孩子们的学习助力。

  “党的扶贫政策好,乡亲们致富有希望了!”张林昌说,自己的能力有限,助力只是杯水车薪,现在党带着人民致富,乡亲们更有盼头。

  去年新春,张林昌刚刚获得“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一回到工作岗位,他便带上春联和扶贫资料奔波在邮路上。每次投送,张林昌总要坐一坐,话话家常、寒暄几句,给乡亲们讲讲扶贫的好政策。看着火红的福字贴起来,喜庆的春联映衬着乡亲们的笑脸。张林昌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仅脱贫还得致富奔小康!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也已吹响,张林昌也更加忙碌。

  “你看,现在村里有了卫生室,老人买药不用愁!到镇上的石子路全换成了柏油路,乡村交通越来越方便!”张林昌说,34年,自己走着一样的邮路,不一样的是邮路上乡亲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改变。

  这改变都转化成他坚守的动力。

  张林昌始终不忘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乡邮员最接地气,能够第一时间听到群众呼声。”张林昌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谢谢老张哥,给我们反馈了不少有价值的群众建议,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满意。”河口村村支书彭凤贵说。

  初心至上,本色闪光。

  还有三年,张林昌就要退休了。

  他说,他会一直在服务百姓的路上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1. 上一篇:施秉表扬一批优秀志愿者
  2. 下一篇:用心灌溉 乐于奉献 ——记雷山县示范性幼儿园副园长李安雨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