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品质,近期平寨乡以“全域覆盖、重点突破、长效治理”为目标,周密部署、精准施策,开展全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现村容村貌与治理效能双提升,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一是高位统筹,构建协同作战体系。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政办公室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形成“乡统筹—村落实—多方参与”的工作框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两清凉改良治理”重点任务,建立“排查—登记—整改—销号”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整治无盲区、无死角。创新推行“党员先锋岗+网格员包户+志愿者攻坚”联动模式,划分9个责任片区,实行“划片包户、责任到人”分工机制,构建“人人有任务、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精准发力,攻坚重点整治领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痛点,多举措推进整治落地。在集镇区域,组织包保力量与公益性岗位人员集中整治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十乱”现象,清理背街小巷“牛皮癣”与卫生死角,同步排查修复破损道路等市政设施,维护垃圾桶、公厕等公共设施清洁。在乡村区域,开展“清零行动”,调配挖掘机、清运车等设备清理陈年垃圾与建筑垃圾,累计清运垃圾10余吨;“三巡”人员(巡河、护林、护路)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河道漂浮物、山林白色垃圾等问题28起。排查维修污水收集管网,推进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协同治理,夯实环境治理硬件基础。
三是长效赋能,激发群众参与活力。坚持“建管并重”,筑牢环境治理长效防线。建立“每日巡查、每周通报、每月抽查”机制,由党员骨干组成监督小组,对整治情况实时督导,实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三天清”。创新“红黑榜”与片区PK机制,公示卫生清洁进度与整改情况,开展“美丽庭院”“卫生家庭”评选,以正向激励引导群众比学赶超。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报、微信群推送对比图、张贴海报40余份、入户发放指南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与卫生知识,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力军”。(赵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