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铜鼓镇将古遗迹保护利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秉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理念,多举措推动全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图为 卫城铜鼓遗迹导览图
全面普查,让沉睡的文物“醒过来”。铜鼓镇创新联动机制,邀请熟悉当地历史的村民寨老深度参与,通过“访谈收集+实地核查”双线并行模式开展文物资源普查。一方面,以一对一访谈、座谈会、翻阅古籍文献等形式,挖掘卫城铜鼓的历史线索与记忆碎片,还原遗迹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组建调研小组,依据访谈线索进行实地探访与信息核验,确保遗迹位置精准定位、历史来源清晰可溯。截至目前,全镇已发现古遗迹30余处,全部完成登记建档,实现文物管理“底数清、情况明”。

图为 工作人员查看古遗迹
精细管理,让珍贵的遗产“亮出来”。在明确遗迹位置与现状基础上,铜鼓镇从“可视化呈现、场景化引导”入手强化宣传。一方面绘制全镇遗迹分布一览图,清晰标注各遗迹位置,让群众直观了解本土文物资源;另一方面在遗迹点设立定制化简介展示牌,详细介绍遗迹年代、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将遗迹点打造成“露天文化课堂”。这些展示牌不仅成为引导公众了解历史的“无声解说员”,更为高校学者、文化爱好者开展研学考察提供了精准指引,让遗迹从“藏于乡野”走向“主动亮相”。

图为 讲解员介绍李经将军府旧址
深挖内涵,让尘封的故事“活起来”。为深挖遗迹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破解文物“有物无声”难题,铜鼓镇聚焦“讲好铜鼓故事”,推动文化传承从“保护”向“活化”升级。一方面,组建“青年解说团”,通过系统培训让青年干部吃透铜鼓历史文化,成为文物故事的“鲜活传声筒”;另一方面,组织青年干部、党员开展“遍访古遗迹”行动,在实地走访中梳理遗迹脉络、挖掘文化内涵,成为铜鼓文化的传承者与代言人,将静态的文化遗产转化为鲜活的文化实践。
接下来,铜鼓镇将继续探索“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路径,让珍贵的古遗迹不仅成为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更成为赋能乡村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宝贵财富”,为筑牢城乡文明根基注入源源不断的历史文化力量。(龙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