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在春天里—— 黔东南州各地春季农业丰收见闻
时间:2024-04-10 16:56:51    来源:黔东南日报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播种、收获不再“四季分明”,春天不仅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同时也是丰收的季节。依托优越的气候条件,耕耘与收获在黔东南大地同时上演。

  时下,正是魔芋采收的季节。在施秉县牛大场镇林家冲魔芋种植示范基地里,乡亲们正抓紧采挖魔芋,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看见的这片魔芋基地有80多亩(1亩=0.0667公顷),今年每亩产量1500公斤左右,主要销售到兴义、安顺等地,他们用来做食品加工。”基地负责人蒋鹏告诉记者,目前正抓住晴好天气,抓紧采挖和清理鲜魔芋,用工量也增多,在产业和就业的双重驱动下,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据了解,牛大场镇目前建成魔芋示范种植基地3个,种植面积达380亩,种植品种主要为白魔芋。随着魔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管理、采挖等环节,持续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务工增收。基地务工人员鄢梅说:“我们来这里挖魔芋一天可以得到150块钱,这里离家近,能照顾家,很方便。”

  近年来,施秉县坚持党建引领,瞄准魔芋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引进公司以“现金入股+技术指导+保底回收”的种植模式,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动群众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技术指导等方式与群众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参与入股分红,打通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渠道。

  在锦屏县平秋、茅坪等乡镇的竹林里,漫山遍野的楠竹随风摇曳,经过绵绵春雨的润泽,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乡亲们穿梭在竹林中找笋、挖笋,开启了采笋增收的幸福模式。

  站在茅坪镇的黄哨山,放眼望去,数千亩竹林苍翠欲滴,绿浪翻滚,一根根竹笋破土而出。“今年雨水好,笋子也长得特别好,像这样采春笋可以持续一个月左右,今年笋子大丰收啊。”茅坪村村民王佳全说,自己和邻居一大早就来到了竹林里采挖竹笋。

  茅坪镇境内的楠竹资源丰富,自2021年全面实施林长制以来,该镇各村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全力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企业深耕林竹产业发展,取得很好的效果。

  “今年茅坪春笋亩产量达到1500公斤左右,竹笋产业可以让当地百姓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茅坪镇党委书记龙真墙说,该镇持续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绿化提升、增绿增效等方式相结合,加大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林业生产健康发展,让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生态红利。

  走进麻江县贤昌镇盐山村火壤组红蒜种植基地,一阵阵蒜香随风飘来,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红蒜长势喜人。10余名党员干部正在田间帮助村民采收蒜苗,大家有的扯苗、有的清洗、有的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麻江是有名的红蒜之乡,红蒜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百姓引以为豪的招牌。据盐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道友介绍,盐山村是锌硒矿带,种植红蒜富含锌硒元素,鲜嫩、味美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今年村里种植了400亩,预计种植红蒜的农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为了让家里的田土冬天“不闲”,去年冬天,60多岁的盐山村村民罗吉凤就种了4亩的红蒜,这些天开始采收蒜苗供应市场。“我们村红蒜就是种得好,拿去卖很好销,现在可以卖蒜苗,过段时间就卖蒜薹和蒜果,目前是采收旺季,镇里还派干部来帮忙,现在是天天忙,天天都有钱赚,开心得很。”罗吉凤高兴地说。

  在岑巩县水尾镇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辆辆装满菌棒或菌菇的三轮车穿梭在菌棚之间。记者在大棚内看到,一行行地垄整齐划一,一朵朵赤松茸像撑开的小伞,长势喜人。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削去菌菇根部的泥土,一筐筐鲜嫩的菌菇从棚内运送出去。

  “去年12月份,我们试种了10亩的赤松茸,目前正组织群众采摘,亩产量超过2500公斤,现已与上海等地客商签订了收购订单,这批菌菇的产值可达40万元左右。”新场村党支部书记黄俊榜高兴地说,试种的赤松茸取得收益不错,这更坚定了他们发展食用菌产业致富的信心,村里计划增加赤松茸种植面积60亩,力争把赤松茸产业做大做强,在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记者 余天英)

  1. 上一篇:扎实做好防汛准备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黔东南各地积极做好防汛防灾工作
  2. 下一篇:黔东南:倡导文明祭祀让清明节更“清明”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