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镯儿:用音乐激活文化基因 书写新时代文化自信答卷
时间:2025-05-09 10:05:43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在当代中国文艺界,玉镯儿,本名孙红莺,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馆研究馆员、省管专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的名字已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代名词,扎根乡土二十余载,将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以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创作实践,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架起璀璨的文化桥梁。从央视舞台现象级作品到田间村歌实践,从音乐创作到文旅融合探索,她的艺术实践正书写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篇章。

  2025年“五四”青年节,玉镯儿携《我信我的明天》《上博物馆》《等风来不如去追风》三首佳作,强势登陆央视九大平台。她以极具感染力的青春语态,精准叩击时代脉搏。其中,《上博物馆》堪称匠心之作,“青铜鼎上的铭文在呼吸,唐三彩里的丝路在苏醒”这般诗意盎然的表达,开创性地将文物活化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发布仅两天,微博话题#上春山出了博物馆版#更是热度飙升,累计阅读量高达747万次,成功塑造为文物“破圈”传播的经典范例。

  “当初接到央视‘五四’晚会导演组的邀约,要求重新改版一首歌曲,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和年轻人的独特视角,展现文博文物的可爱与趣味。我们反复斟酌,最终决定选用去年广受喜爱的《上春山》进行改编。”玉镯儿对记者说,“一来,这首歌曲旋律欢快灵动,且具有浓郁的国风韵味,与主题高度契合;二来,我在网上广泛搜集了大量文物资料,筛选出那些更符合当下年轻人表达方式的内容进行填词创作。比如‘半坡陶罐开盲盒,青铜镜能开美颜,簪花仕女教护肤,三国方格盒送外卖’等生动有趣的描写,巧妙地拉近了文物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时隔仅月余,玉镯儿携作品《同袍》再度亮相央视《一年好景・立夏——青春正风华》晚会。“青衿之志履山河,白首如新共长歌”的唯美歌词,巧妙串联起传统服饰文化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该作品在CCTV-4与央视频同步首播后,迅速引爆海外社交平台。众多观众纷纷赞叹:“玉镯儿的作品总是能精准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这正是她作品的魅力所在。”

  谈及对文博文化的推广,她分享道:“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欢迎大家到我们黔东南博物馆逛逛,感受文物背后的历史魅力。而5月19日至25日的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们还将推出《上文化馆》主题活动,期待通过更多元的形式,让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玉镯儿的央视春晚作品堪称现象级文化IP。2024年的《上春山》巧妙化用14首古诗词,并融入贵州独特的地理符号,一经推出便引爆网络,创下46.3亿话题量、5.3亿次翻唱播放纪录,甚至催生出“春山学”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该作品还为丹寨县带来了显著的文旅效益,2025年5月1日至5月2日,丹寨县游客接待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152.63%。时隔一年,2025年5月4日,《上春山》以全新评弹版姿态登上央视总台“五四”特别节目《百校社戏青春四季》,在CCTV-11戏曲频道、央视文艺微博等多平台同步播出。此次创新融合传统曲艺与青春表达,让经典之作焕发新生,再次引发文化讨论热潮。

  而2025年春晚推出的《登高》,同样出自玉镯儿之手。她将丹寨传承千年的“登山祈福”民俗,升华为全民共享的励志符号。歌曲播出后,全国200余个城市自发举办“登高”主题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持续飙升,成功构建起“音乐+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样本,让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绽放出磅礴生命力。

  依托“内容+场景+技术”创新模式,玉镯儿持续释放文化赋能效应。方言说唱《贵州火锅100种》引爆抖音,#贵州酸汤火锅#话题播放量超5.8亿,助推贵州火锅门店客流持续增长;《消夏图》改编的文旅宣传片,助力贵州2024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4%,充分彰显音乐作为“流动文化名片”的经济驱动力。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玉镯儿始终将民族文化作为创作的根基。在她的作品中,有200余首融入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元素。其中,《谷雨天》大胆地将苗族古歌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其侗语版本在央视“中国民歌盛典”首唱后,瞬间引发全网学习侗语的热潮,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亿次。在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中,她为贵州剑河县创作的《快快来》一举夺冠。该作品将苗族“六月六”节庆文化与说唱形式相结合,被评委盛赞为“民族音乐现代表达的典范”,生动展现了她“民族为根,流行为翼”的创作理念。

  谈及未来规划,玉镯儿满怀憧憬地表示:“连续两年参与央视‘五四’青年节主题晚会的歌曲创作,对我而言是全新的挑战。无论是展现传统服饰之美的《同袍》,还是诙谐可爱的《上博物馆》;无论是献给所有年轻人的《我信我的明天》,还是致敬勇敢浪漫中国航天人的《等风来不如去追风》,这几首歌曲风格各异、主题不同,但都洋溢着青春气息,传递着满满正能量。今年央视新闻微博、《人民日报》微博、央视网、央视文艺等国家级微博、视频公众号,在春分日推荐《上春山》,在谷雨节推荐《谷雨天》,这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耕,创作更多兼具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

  从2006年凭借《白狐》崭露头角,到如今成为央视舞台上耀眼的“文化使者”,玉镯儿的创作轨迹勾勒出一条清晰而坚定的文化自信之路。她用灵动的音符向世界证明,民族文化从未与时代脱节,只要找到恰当的打开方式,传统文化便能在“破圈”中实现传承,在创新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1. 上一篇:扎根苗岭 当好乡亲们心中的“主心骨”——记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金华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