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绘就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新图景,大同乡锚定“两清两改两治理”目标,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多方力量,创新治理模式,推动乡村面貌实现“净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的美丽蜕变。
党建领航夯根基,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大同乡将“两清两改两治理”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试金石”,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体系,将全乡划分为57个网格,组织100余名乡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包联到户。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划定责任区域、组建“党员先锋队”,引导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主动认领公共区域卫生清理、政策宣传等任务。各村党支部以主题党日、“周二清洁日”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村寨道路、沟渠、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00次,带动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参与,形成“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多维联动聚合力,激发全民参与热潮。
为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境,大同乡构建起覆盖多元主体、整合多方资源的立体化联动治理体系。在宣传动员层面,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下通过院坝会、夜访夜谈、入户走访等形式,累计召开群众宣讲会30余场,覆盖1000余人次,发放“两清两改两治理”明白纸1000余份;线上利用村广播、微信群、短视频平台高频推送“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动态、政策解读、整治成果,既曝光不文明现象形成震慑,又通过对比案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全方位提升群众知晓度与认同感。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创新“文明积分制”管理,每月通过院坝会晾晒积分、开展兑换活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可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带动全乡100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110余次,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观念转变。靶向攻坚提质效,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大同乡坚持“集中攻坚”与“长效管护”双管齐下,靶向解决环境痛点。在集中整治阶段,累计拆除残垣断壁、废弃建筑、乱搭乱围1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点位50余个,破旧损广告5处,村庄“颜值”显著提升。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日巡查、月评比”机制,由乡干部、网格员每日巡查各网格,发现问题通过微信群实时反馈,包片干部限时整改;每月组织评比,评选先进村。截至目前,全乡累计开展评比活动4次,为先进村发放流动红旗8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组建村民监督队开展常态化巡查,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将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整治—监督—维护”闭环管理,让乡村美颜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易曦 杨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