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黎平县大稼乡创新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工作法,精准破题、靶向发力,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望”表知里,织密治理排查网。大稼乡构建“网格 + 巡查”立体化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与网格员深入村寨,通过实地走访、数据监测等方式,对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日巡查、周汇总、月分析”机制,确保治理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整改农村道路护栏缺失、污水乱排、占道经营等问题12项,切实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闻”取民声,架起民意连心桥。坚持问题导向,大稼乡畅通“线上 + 线下”双向沟通渠道,聚焦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依托微信、QQ、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电话等平台,实现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充分利用院坝会、鼓楼议事、长廊座谈等协商议事平台收集民情民意。同时,设立群众意见建议接待“门诊”,安排党员干部、业务骨干及各股室负责人轮流坐班,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建立分类台账,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将“坐诊”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目前,已接待群众251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5条,办结率高达97%,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问”明根源,找准症结关键点。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工作抓手,科学精准划分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作用,深入农户家中访民情、听民意、解民愁,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以网格为单位,组织包村干部、村干部、网格员开展“民情夜谈”活动,主动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上门”。借助院坝会、鼓楼议事、长廊座谈等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各村党员代表、致富能人、村民代表等,围绕民生服务、邻里纠纷、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问题,群策群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可行性的“金点子”,切实将群众智慧转化为惠民实事的生动实践。目前,已开展“户户见”敲门行动,入户访谈500余户,开展协商议事30余次。
“切”准良方,靶向施策破难题。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统筹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诉求。针对复杂疑难问题,组建由党委班子成员、业务骨干等构成的“专家会诊团”,通过“面对面访谈 + 案例复盘”的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建立“一事一议”长效工作机制,将短期攻坚与长期制度建设有机结合,有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截至目前,已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3次,成功调解13起,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大稼乡创新实践的“四诊工作法”,正以扎实的行动、显著的成效,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杨尚鸿 姚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