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矛盾纠纷化解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近年来,锦屏县启蒙镇针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呈现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的特点,创新实施“四步诊疗”工作法,形成了“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治理闭环,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
问诊把脉,构建全域覆盖的预警监测体系
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以全镇12个行政村为单元划分47个网格,配备网格长47名,网格员94名,联户长857名,推行“田间地头工作法”,通过“板凳会”“院坝会”收集社情民意,确保出现苗头性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启蒙镇共排查矛盾纠纷55起,化解46起,化解率83.4%。整合综治信息平台、民生服务热线等数据资源,实现“红橙蓝”三色动态预警。今年通过平台预警及时处置重大纠纷2起,避免群体性事件2起。
辨证施治,创新分类分级的调处模式
组建由平安法治办、司法所、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国土所、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林业、农业)、派出所、启蒙法庭等部门组成的分析研判专班,建立“周会商、月研判、季分析”制度。对重大矛盾实行“一案一策”管理,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下,充分运用“调解室”,推行“即接即办”工作制,让简易矛盾“门诊式”调解,2025年现场化解简易矛盾纠纷6件,平均调处时间缩短至1-2小时。建立“1+4+N”联合调处机制(1个调解专班,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村两委4方力量,N个相关部门)。针对重大矛盾,实行“三见面“制度(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职能部门),引入乡贤能人、退休干部等社会力量。通过复杂矛盾纠纷“会诊式”化解,2025年成功化解积案2件。
标本兼治,建立多维立体的解纷机制
打造法治宣传阵地24处,开展“调解+普法”现场教学2场。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106人。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落实动态回访制度,实行“一案一档”动态管理。2025年通过回访发现并解决反弹问题1件。将矛盾化解纳入村规民约,从源头减少矛盾产生。
固本培元,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建立“党小组+调解员”工作模式,设立党小组47个。开展“亮身份·解民忧”活动,2025年党员带头化解矛盾14件。同步发展“五老银发调解员”、“青年志愿调解员”等社会力量100余人,形成“专业主导+全民参与”的守护网络,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
下一步,锦屏县启蒙镇将深化“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在机制创新、数字赋能、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新时代基层善治的“启蒙样板”,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实践经验。(石福涛 吴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