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犬牵绳、清理粪便,文明养犬既护他人安全,也让村寨更整洁!”在黎平县九潮镇贡寨村的村民议事大会上,村民们围绕养犬问题各抒己见,共识在交流中凝聚。近日,贡寨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通过多层议事、公约立规、广泛宣传,破解养犬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环境问题,用多元共治模式守护村寨安宁,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多层议事聚共识,破解治理痛点。针对村内部分犬只乱跑、夜间吠叫、粪便污染等问题,贡寨村迅速行动,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30余人召开专题讨论会,聚焦养犬管理的难点堵点深入交流,初步形成治理思路。随后通过文明养犬实施前讨论会、村民大会细化管理细节,以“分层议事、全员参与”的方式,让文明养犬的理念走进每家每户,为后续工作推进凝聚起坚实的群众基础。
公约立规划边界,明确行为准则。在充分吸纳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贡寨村将文明养犬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制定《贡寨村文明养狗公约》,从五个维度划定行为红线。公约明确,携犬外出必须使用不超过1.5米的牵引绳,大型犬需佩戴嘴套并主动避让特殊群体;外出时需及时清理犬只粪便,避免污染环境;严禁犬只在休息时段高声吠叫,不得在公共区域拴养;犬只若伤人损物,饲养人需承担全部责任;同时建立“提醒+处置”机制,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置权限与责任划分,让文明养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广泛宣传促落实,营造良好氛围。为让公约入脑入心,贡寨村采取“公示+广播+微信+入户”的全方位宣传模式,将村规民约公示7天,通过村内广播循环播报、微信群转发解读,确保村民全面知晓公约内容。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逐户走访,引导村民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耐心解答疑问、倾听诉求,动员大家主动践行公约。多渠道、全覆盖的宣传,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养犬意识,营造出“人人守公约、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贡寨村,犬只乱跑、粪便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村民出行更安心,村寨环境更整洁,邻里关系更和谐。这场以文明养犬为切入点的治理实践,彰显了多元共治的强大效能,也让和美乡村的底色更加鲜明。下一步,九潮镇将持续深化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探索精细化治理模式,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姚进忠 欧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