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县扬武镇:聚焦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时间:2025-10-11 19:18:05    来源:云上丹寨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工作根基。丹寨县扬武镇坚持制度先行,构建起层次清晰、务实管用的制度框架,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一是规范组织建设与章程制定。指导全镇24个村(居)成立红白理事会,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操办酒席公约》以及通俗易懂的“红三条白三条”等具体规定。同步建立丧事酒席备案机制,并将相关要求全面纳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使软约束变为硬条款。二是发挥关键群体带头作用。引导村(居)‘两委’干部、党员率先垂范,同时激活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功能,注重邀请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参与其中,以身作则引导群众遵守新规。三是营造社会监督浓厚氛围。通过在各村(居)悬挂宣传标语、张贴海报、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规定,畅通监督渠道,形成社会监督与群众自我约束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强化组织协同,凝聚治理合力。镇党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责任清晰、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移风易俗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以党建引领推动各村(居)精准修订村规民约,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创新载体与精准施策。在落实“红三条白三条”总体要求基础上,鼓励各村探索切合实际的工作载体。如大力推广“合约食堂”模式。排中村屯上自然寨合约食堂实行“六定三化”机制(定标准、定流程、定人员等,实现规范化、透明化、节约化);洋浪村推行“一宣二限三减”模式(宣传政策、限制规模、减少流程);排倒莫片区细化出台《除陋习·树新风告知书》,明确可办酒席范围、规模上限、礼金标准及报备审批程序,使规定更具操作性和接受度。三是凸显平台实效与惠民成果。合约食堂已成为简办婚丧酒席、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平台。据统计,2025年以来,通过合约食堂及各村“四会”组织有效劝导,累计简办婚丧事宜58场,直接为参与群众节约各类开支约45万余元,有效缓解了“人情债”负担过重等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获得了广泛好评。

  深化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通过民主协商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认知认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一是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横幅、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村民微信群等载体,并辅以干部入户走访的方式,持续宣传村规民约、婚丧改革政策、文明新风尚及典型案例。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集中宣传活动48场次,覆盖人员4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推送各类宣传信息20余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二是选树典型发挥榜样作用。积极挖掘和选树在移风易俗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大力推荐参评上级单位组织开展的“文明乡镇”“文明村寨”“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荣誉评选,并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等方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让群众身边的“榜样”成为移风易俗的“代言人”和“带头人”,增强参与者的获得感和荣誉感。目前,扬武镇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4个,文明创建与移风易俗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扬武镇 龙明扬

  1. 上一篇:三穗县长吉镇:“卫生家庭”评比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2. 下一篇:施秉县白垛乡:文明乡风润乡邻 移风易俗结硕果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