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民族团结出硕果 乡村振兴展新貌
时间:2025-10-11 09:38:56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在麻江县的西部,坝芒布依族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青山如黛、稻菽如浪,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奋进。近日,该乡荣获“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展现了坝芒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的生动实践。

  清晨,牛丫山的千亩有机茶园云雾缭绕;田间地头,万亩粮油和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勾勒出壮阔的现代农业图景。“3个1万亩”的产业布局,正是坝芒乡富民强乡的“四梁八柱”。

  “我们立足坝芒资源禀赋,坚持富民为先,打造了1.1万亩粮油基地、1.2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和1100亩有机茶园,凝聚全乡力量发展产业,提振发展信心。”坝芒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许仲琨介绍。

  借助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和高校的科技赋能,坝芒的蔬菜产业实现了从贵阳“近郊型”供应到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直供型”飞跃。

  “自被确定为全省高山冷凉蔬菜基地以来,亩年均产值从1万元提升至2万元,年均带动群众务工4.6万人次。去年全乡7个村村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0万元。”许仲琨补充道。

  集体经济的壮大,让发展的成果形成头雁效应。在翁址村,“黑山羊+N”的特色模式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按照黑山羊+N模式发展,以黑山羊养殖为主,依托气候优势发展150亩八月瓜,带动四五十人就业,户均增收约4000元。”翁址村党支部书记陈刚说。

  产业活了,百姓富了,坝芒乡也探索出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密码”。走进坝芒乡综治中心,智慧指挥平台的大屏幕上,全乡动态一目了然。这是全州率先建成的乡镇级平台,它与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村寨的“寨管委”共同织就了一张精准高效的安全网。

  坝芒乡平安法治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海涛介绍:“去年全乡累计排查调解矛盾纠纷51起,开展志愿服务120余次,代办暖心事务33件。”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成为现实。翁址村的“村规民约二十条”,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成为全县学习的样板。

  治理有效带来了风清气正,文明的乡风则凝聚了人心。坝芒乡以文化人,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心。

  乐坪村的千亩油菜花海,已是声名远播的农旅融合品牌。而比风景更美的,是这里的乡风民风。随着移风易俗深入推进,这里的彩礼已降至两三万元,民族团结食堂里简办的酒席,吃出了文明新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们“充电”的好去处。全乡1个乡级、7个村级农家书屋,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悄然改变着乡亲们的生活。

  “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为群众补上农业科技知识,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陈刚表示。

  同时,坝芒乡巧妙运用新媒体矩阵,推送了340期民族团结故事,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在线上线下绘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同心圆”。

  从特色产业支撑,到智慧治理和文明乡风,坝芒乡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各族儿女正心手相连,共同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壮美的坝芒新画卷。(周召均 张安俊)

  1. 上一篇:台江县排羊乡:“三强化”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
  2. 下一篇:三穗县长吉镇:“卫生家庭”评比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