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重在塑形,要在铸魂。近年来,岑巩县羊桥乡以“三个一”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遍乡野田畴。
一句句讲解“促新风”,理论宣讲润民心。构建“1+N”宣讲体系(1名主讲人+N个典型案例),组织“五老人员”、返乡创业者、乡土文化人才等组建“宣讲团”,通过“火炕会”“院坝会”等形式,用方言土话宣讲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移风易俗等内容。近年来,聚焦“抵制高价彩礼”“厚养薄葬”等热点问题,开展宣讲50余场,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通过“人民调解室”拉家常式柔性劝导,成功制止大操大办4起,节约资金8余万元。
一份份传单“倡文明”,创新载体树新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深入开展“学雷锋”等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健康咨询、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效遏制厚葬薄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发放特色宣传品“文明手提袋”“移风易俗漫画书”等宣传品,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进万家”活动,入户宣传覆盖率达100%。今年来,组织志愿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20余次,惠及群众500余人,签订《文明承诺书》500余份,发放倡议书500余份。
一声声叮咛“提意识”,常态劝导见实效。“移风易俗+普法”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交通安全法、禁毒禁赌等法律法规,以生动的案例,引导他们如何做好命案防范,远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组织“法律明白人”,通过“送法下乡”方式,拉近群众与“法”的距离,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的同时,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今年来,发放各类宣传手册800余份。
下一步,该乡将不断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式,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强力助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外在“塑形”与内在“铸魂”并重,精准施策、深化治理,挖掘与培育优秀文化,使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社风在全乡蔚然成风,提升群众幸福感与文明素养,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姚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