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守护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天柱县第三小学积极响应“护苗行动”号召,结合学校实际,多举措、全方位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为学生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一、筑牢思想防线,强化教育引导
(一)主题班会常态化
各班级定期开展“护苗行动”主题班会,班主任围绕网络安全、抵制不良信息、防范校园欺凌、校园食品卫生、防溺水等主题精心备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展示真实案例图片、组织小组讨论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校园欺凌防范、不良信息识别等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
(二)专题讲座专业化
邀请公安、消防、司法等部门专业人员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学校法治副校长、县法院法官结合青少年犯罪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让学生明白违法犯罪的边界和后果;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题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公安民警详细讲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及辨别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站的诱惑。
(三)宣传阵地多样化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护苗行动”相关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展示“护苗行动”的工作动态、成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黑板报由各班学生自主设计,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小贴士、文明上网倡议等;校园广播在课间和午餐时间播放“护苗行动”宣传音频,让“护苗”声音传遍校园每个角落;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警示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净化周边环境,营造健康氛围
(一)联合执法常态化
积极与当地交通、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沟通协作,定期对校园周边的书店、文具店、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联合执法检查,重点查处销售非法出版物、不良玩具、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行为。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过程中,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商家或存在不良网站的网吧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
(二)防范校园欺凌与暴力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并完善了《天柱县第三小学校园欺凌与暴力预防和处理制度》,明确了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为防范和处置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提供了制度依据。同时,还加强校园巡逻和安全值班,特别是在学生上下学、课间休息等重点时段和校园角落、厕所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与暴力行为。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及时启动干预机制,对涉事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矫治,对受害学生进行关心和帮助,并按照相关规定对涉事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三)家校监督协同化
设立校园周边环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学校对举报信息进行及时核实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此外,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家校社协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三、聚焦网络安全,守护数字童年
(一)课程融入系统化
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编写适合不同年级的安全课教材,内容涵盖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文明上网规范、防校园欺凌、防溺水、防性侵、,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学习各方面的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
(二)家校共育一体化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监护能力。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设置合理的上网时间和规则,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和心理变化。同时,建立家校网络安全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和在校的上网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四、关注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心灵
(一)心理课程普及化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应对等。通过课堂讲授、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二)咨询服务专业化
建设标准化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校园入驻政府部门组建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金凤姐姐”信箱及丰富的心理辅导资料。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心理咨询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预约咨询。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辅导。
(三)心理活动多样化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氛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由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向全体教职员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成长经历;开展心理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和挑战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心态。
五、强化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一)家长会定期化
在学校统一安排与组织下,全校55个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护苗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工作内容,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家访活动常态化
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特别关注特殊家庭学生和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成长,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和心理支持。
(三)家校互动平台化
利用班级微信群、QQ 群等网络平台,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教师及时发布学校工作动态、学生学习情况和安全提示等信息,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护苗行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同时,学校还通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谈话交流、私下谈心谈话、网上沟通交流等形式,为家长提供便捷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促进家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天柱县第三小学通过多举措开展“护苗行动”,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周边环境净化、网络安全守护、心理健康培育和家校沟通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将继续深化“护苗行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王亦农 罗烈权 欧阳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