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出行也很方便。我们物业服务很规范又专业,服务很周到,态度很好,我们非常满意,我都提前交了两年物业费。” 岑巩县㵲水街道大园社区中央华府小区居民刘燕平的话语中满是对小区的认可,这正是岑巩县创建红色物业所取得成效的生动写照。
在岑巩县㵲水街道大园社区,“党建 + 物业” 模式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面貌。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杨宗丹介绍,社区围绕服务群众的宗旨,在小区治理上坚持这一模式,打造红色家园。通过成立党员先锋、青春伴夕阳、文明先锋等七支志愿服务队,积极为民办实事。今年以来,党员参与议事、为民办实事和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达50余次。这些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为居民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下一步,我们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让居民群众住得更加舒心、安心、暖心。” 杨宗丹对社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红色物业的重要一环,也在积极发挥作用。贵州东原物业负责人徐家龙表示,他们以打造红色物业为核心,整合社区、业委会、物业、业主等多方力量,搭建起社区党组织、物业、业主委员会、楼栋长于一体的红色平台,并着力打造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和基层治理。同时,建立了议事协商机制,由物业、业主委员会、社区三方联动协商解决问题,业主满意度达95%。“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红色物业服务内涵,不断提升业主认可度、满意度、幸福感。” 徐家龙说道。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难题,提升了物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岑巩县的红色物业建设并非局限于个别社区,而是全县范围内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自2021年5月被省委改革办立为贵州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省级改革试点县以来,岑巩县通过党建引领,实施红色物业建设,构建了包含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红色物业共同体,并探索出“13336”物业管理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业主自治能力,收费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物业投诉量下降,实现了“两升一降”目标。目前,全县有19个商业小区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21个小区购买社会化服务,74个小区采取社区管理和自治管理。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岑巩县在红色物业建设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在下步工作中,我县将深化物业管理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小区治理新路径,高质量打造红色物业共建共享和美小区。” 岑巩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夏吉春说道。(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路路 罗松 通讯员 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