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岑巩县凯本镇紧扣“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要求,通过强化宣传引领、推动工作落实和健全长效机制等,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行动,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助力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明新风,培铸乡村振兴精神引擎。
“小宣传”唱响政策“大合唱”
凯本镇巧妙结合“端午”“元宵”等传统节日,广泛吸纳退休干部、党员、村民等群体,精心组建特色宣讲队伍。将党的政策巧妙融入村民自编自演的广场舞、花灯戏中,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群众语言”“朴实道理”传递党的政策声音。同时,注重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深度融合,推行领学、送学、践学机制。聚拢全镇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等人员,组建9支“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把党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理论观点”化作通俗易懂的“朴实道理”,确保党的好政策好声音精准传递到每家每户。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移风易俗花灯表演等特色宣讲活动40余场,惠及群众1200余人。
“小方法”绘就文明“大图景”
凯本镇将基层治理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坚持自治、德治、法治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的重要作用。推动全镇9个村(社区)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方面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引导广大村民依“规”行事,以“约”促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提升。此外,依托文明实践所(站)设立10个“积分超市”,制定“文明积分制”管理细则,推广“以实践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正向激励模式。针对移风易俗、清洁家园、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等内容进行量化赋分,村民所获积分可在超市内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让美德善行有了实实在在的“价值”。2024年以来,通过积分制发放生活用品490余份,群众参与文明传递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小机制”释放发展“大活力”
凯本镇将乡村建设与文明评比有机结合,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晒一晒”、创建进度“比一比”等活动。评选、表扬文明示范榜样,大力弘扬凯本本土“好心文化”,宣传推广优秀经验做法。不定期组织干部群众、人大代表观摩学习文明示范村寨、农户,促进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引导干部群众学好人、存好心、做好事。同时,不断健全“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督导、半年一评比、一年一表彰”的工作机制,对“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等重点工作进行跟踪问效,每年底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择优表彰。
此外,组建工作指导组,定期对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等工作开展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2024年,共组织观摩座谈3次,人大代表视察1次,评选出示范村寨3个、示范农户126户。(钟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