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和传承中焕发生机—— 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时间:2023-03-27 10:29:05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黔东南的非遗资源灿若繁星。从东到西,由古及今,丰富多样的非遗,不仅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十三五”期间,我州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55亿元,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以上。非遗之所以能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巨大活力,这得益于黔东南州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黔东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批示指示精神,深化“一体两翼”(以保护为本体,加强传承和利用促进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乡村振兴。

保护为体 紧盯文化根脉

  保护是最好的传承。

  我州先后出台了《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2017—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黔东南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同时颁布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非遗及其依存的人文生态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黔东南州排查到非遗资源线索5200条,形成调查资料50余册,并建立健全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市州之首;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州级非遗329项417处,县(市)级非遗1590项。在整理中,出版了系列非遗丛书。同时,启动实施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目前已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服饰等34个项目及1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记录成果图片2.3万张、视频1.1万条、音频500小时,累计容量超过10TB;正在开展40名省级、州级濒危项目传承人,以及苗族刺绣、侗族传统纹样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初步建立了黔东南非遗图、文、音、像“四位一体”数字化保护系统。

传承为翼 紧盯以人为本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我州已建立完整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8人、省级170人、州级294人、县市级4013人,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要求传承人到校园、社区开展传习讲授活动,每年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不同层级传承人发放相应的传习补助经费。2017年率先全国创新制定并开展“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评审认定工作,极大调动非遗群体积极性,增强非遗传承队伍活力。同时开展非遗传承人职称认定,提升社会认可度,增强传承人文化自信心。

  我州连续举办侗族大歌、苗族民歌等百村歌唱大赛活动和“中国丹寨非遗周”“贵州非遗技能大赛”“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等大型活动,圆满完成2018年央视春晚黔东南肇兴分会场和2022全国乡村“村晚”台江、施秉、黎平、凯里分会场活动。同时,建成一批综合性非遗展示馆。先后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英国伦敦时装周“中国之夜”、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济南)非遗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活动。完成创作《仰阿莎》《侗族大歌》等一批非遗精品剧目和影视剧,联合CCTV-1《中华民族》栏目拍摄制作并播放《印象黔东南—民族节日》《印象黔东南—民族技艺》等纪录片,拍摄制作并广泛投放《民族原生态 锦绣黔东南—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题宣传片》。近年来,国家级和省级媒体报道非遗保护成果文章超过200余篇(次),传承活力明显增强。

利用为魂 紧盯融入生活

  黔东南对非遗文化以保护为主,并进行适度开发,让非遗文化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

  “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超过5万人次,为非遗“小商品、大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入选《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苗绣、侗绣、苗族蜡染技艺等11个非遗项目为基础,充分发挥83家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作用,形成了刺绣、银饰、蜡染、竹编、酸汤、医药等具有黔东南地理标志性的一批非遗企业。同时,涌现出国家级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如党的十九大代表、苗族银饰传承人吴水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苗族刺绣传承人韦祖英,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侗族刺绣传承人陆永江等。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黔东南州传统手工艺类、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得到充分发展。

  我州创新探索“123”(即1深挖、2串联、3植入)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赋能乡村振兴。“1深挖”即非遗+村落,就是深度挖掘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红色文化村落中的非遗,就地开展“一村一品”美丽非遗主题乡村旅游建设。

  “2串联”即串节庆、联线路,就是以现有民族民间节日380余个特别是达万人以上的120余个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打造节庆品牌活动;同时依托现有非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23处、州级26处、县级119处,公布认定168处州级非遗传习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85处州级非遗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20家州级传统工艺“名师大师工作室”等规划推出“魅力黔东南多彩非遗体验走廊”“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研学体验游线路。“3植入”即非遗移入景区、商城和搬迁社区,如成功推出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非遗旅游小镇,并引进非遗传承人及地方特色非遗项目进驻丹寨万达非遗小镇、从江县銮里非遗小镇等一批特色文旅商城,同时对全州59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新建芦笙场、乡愁馆、“妈妈制造”工坊等,落实人走艺随。这些“非遗+”,实现了非遗育民惠民富民励民,带动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黔东南州将始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记者 宋尧平)

  1. 上一篇:我州“培训+有组织劳务输出”使群众获实惠
  2. 下一篇: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黔东南州各地积极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活动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