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时,能为乡村带来怎样的改变?在黎平县尚重镇盖宝村,一场以“一小时微劳动”为核心的实践,正用“小切口”破解乡村治理难题,让传统村寨从环境到人心实现美丽蝶变,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此前,盖宝村曾受困于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公共区域卫生死角多、垃圾乱堆乱放,仅靠几名保洁员难以维系,集中清扫也常是“一阵风”,效果难持久。为打破这一困境,村两委通过院坝会、村民代表会反复商讨,最终提出务实倡议——不搞大拆大建与疲劳战术,号召全村每户每天抽出一小时,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推动村民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倡议落地之初,部分村民心存疑虑,认为是“多管闲事”或“应付检查”。此时,党员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主动扛起责任,组成“党员突击队”,每天清晨或傍晚带头拿起工具,清理河道、清扫村道、维护绿地,以脏活累活抢着干的实际行动,逐渐打消村民顾虑、赢得信任。在党员示范引领下,“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氛围日益浓厚,村民参与热情不断提升。
如今的盖宝村,村容村貌已实现质的飞跃:河流清澈、村道洁净,村寨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更珍贵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的转变,大家从“各扫门前雪”的旁观者,变成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建设者。“看着自己扫干净的路,心里比啥都舒坦”,村民的心声道出了“微劳动”的价值。
这场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未必依赖大规模投入,贴近实际、契合民意的“小举措”同样能释放大能量。未来,盖宝村将继续以党建引领结合村民自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一小时微劳动”的活力持续赋能乡村发展。(姚进忠 吴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