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侗寨以歌为媒 奏响共富新乐章
时间:2025-08-04 11:16:19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当侗族大歌的天籁之音穿过鼓楼飞檐,当非遗技艺的墨香晕染田间地头,黔东南肇兴侗寨正以“村歌”为笔、“非遗”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动人篇章。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产业共生,一幅“歌声兴寨、游客旺村、百姓共富”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以歌为桥,让民族文化对话世界。肇兴侗寨深挖侗族大歌这一非遗瑰宝,打造“村歌”文化IP,让古老歌声焕发新生。2024年,“村歌嘹亮·想唱就唱”系列赛事吸引湘黔桂三省(区)350余支歌队参赛,超1万名村民化身“歌者”,形成“白天务农、夜晚练歌”的全民传承热潮。同年国际民歌合唱节上,20国合唱团与侗族歌队同台献艺,40余家媒体联动直播吸引1300万人次观看,成为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注脚。2025年“村歌——让世界听见”系列活动更推动跨省联动与国际传播,让侗族多声部合唱技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以节为引,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节庆活动成为肇兴文旅破圈的“流量密码”。2025年“谷雨节”推出的“非遗+村歌”主题游,单日游客量峰值达2.58万人次,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96.12%。五一期间,“侗迪狂欢夜”“村歌音乐会”等新潮活动与传统行歌坐月、盛装巡游相映成趣,5天接待游客7.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0.76亿元,同比增幅均超45%。节庆活动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让文化魅力转化为经济活力。

  以创为翼,推动传统与现代共振。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破壁出圈”。2024年“村歌嘹亮”“蹦侗迪”等活动火爆全网,抖音话题“看村超听村歌游肇兴”播放量达6700万次,带动侗族服饰、蜡染工艺品热销。2025年,侗族大歌与国漫《哪吒2》展开IP联动,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35人的文艺表演队、3个非遗传习中心常态化开展“鼓楼习歌”“侗布织染体验”等项目,2024年演出超300场,创收101万元,带动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

  以融聚力,绘就乡村振兴图景。“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成效显著。2024年,寨内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4家、文创销售企业38家,发展酒店、民宿、餐饮店430余家,带动20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6万元。村集体收入反哺鼓楼修缮、歌师培养等文化工程,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肇兴,正以“文化赋能、全民共享”的实践,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着可借鉴的鲜活样本。 (潘显贵 姚进忠)

  1. 上一篇:村规民约中的“生态智慧”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