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到7月8日,14个日夜的连轴运转,167718份登记在册的盒饭——忠诚镇在榕江抗洪救灾中,用烟火气凝聚起磅礴力量,为全县抗洪救灾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大后方”。
7月25日,记者再次来到忠诚大食堂,一个月前的热火朝天已经归于平静。食堂大门左边是捐赠出库明细墙,记录着每一笔捐赠信息和支出信息。食堂内,“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的横幅立于正中,两侧墙面上的照片述说着抗洪救灾中的点点滴滴。
“这是我们做的感恩文化墙,这段时间有很多感人故事,希望大家再次来到食堂,能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感人场景。”忠诚镇党委书记杨胜涛向记者介绍。
在榕江县“6·24”特大洪灾中,忠诚镇党委政府迅速将受灾影响较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支援动能,第一时间组建临时指挥部,统筹推进物资调配、后勤保障、车辆运输、志愿服务大中心建设,形成高效运转的支援体系。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将忠诚社区“合约食堂”改造为核心伙食保障点,为前线队伍和受灾群众赶制热餐,以“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的团结力量,带领群众分兵作战。
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25日以来,忠城镇“大后方”创造了日均供应万余份盒饭的“后勤奇迹”,全镇共提供盒饭167718份。同时,接收到58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企业和人士捐赠。针对救援物资建立了“接收一登记一分发”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物资能及时精准发放至受灾群众手中,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这份“前方冲锋、后方坚守”的协作担当,不仅筑牢了物资保障的坚实防线,更深刻诠释了“忠诚”二字在危难时刻的分量。
“村超”将在7月26日感恩重启,忠诚大食堂是一个重要打卡点。
“我们将重启食堂,让救援队员和游客都可以来这里体验忠诚盒饭。”杨胜涛介绍,7月26日食堂将做2000份感恩盒饭,救援人员可以免费品尝。
为此,忠诚镇专门设计了感恩盒饭的封面。这些盒饭的封面均是抗洪救灾抢险期的感人场面,有拿着喇叭喊“带上菜刀,来村委会干活”的村干部,有“多打点,他们太饿了”的帮厨大姐,还有携带20万元从新疆支援来的阿里木江大叔……
此外,曾经在后厨奋战的村民,将组成“忠诚后厨”方队,回归球场。
洪水退去,感恩长存。食堂内新筑的“感恩文化墙”再现抗洪场景,曾经写满捐赠信息的红纸已成为可永久保存的“爱心墙”。曾经堆满爱心物资的厨房,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温暖,将灾难中的团结与感恩镌刻成永恒的记忆。(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丽萍 吴路路 龙智亮 潘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