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第三小学:以非遗技艺传递孝亲文化
时间:2025-10-28 09:33:11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老有所乐、幼有所教”的和谐氛围,10月27日,天柱县第三小学联合县关工委、县未保中心,以“剪纸传情·孝满重阳”为主题,组织师生走进天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剪纸活动。活动通过非遗技艺体验、代际互动等形式,为30余名社区老人送去节日温暖,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孝亲文化。

  活动现场,天柱县第三小学美术教研组的教师们提前准备了剪纸工具与重阳主题模板,包括象征长寿的松鹤图、寓意团圆的菊花纹样等。学生们与老人结对而坐,在老师指导下一边学习折纸、剪刻技巧,一边聆听老人讲述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感受着岁月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我剪的是‘寿’字,希望爷爷和奶奶们福寿安康!”五年级学生吴嘉怡举着作品兴奋地说。76岁的张奶奶则感慨:“孩子们手真巧,我们年轻时也爱剪窗花,现在和娃娃们一起做,感觉又回到了从前。”

  除剪纸体验外,活动还设置了“重阳故事会”环节。老人们分享了年轻时的奋斗经历,学生们则表演了自编的《中华孝道》手势舞,并朗诵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稚嫩的方式表达着对长辈的敬爱。四年级学生杨辉在日记中写道:“听爷爷讲他以前的红色革命故事,我才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后要多陪长辈聊天。”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将剪纸作品赠予社区孤寡老人,并协助未保中心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整理图书角,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参与活动的李爷爷表示,孩子们陪他们过节,比吃大餐还开心。

  县关工委分管负责人表示:“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的是代际亲情,传承的是千年孝道。这场活动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读懂‘敬老’二字的分量,让‘银发族’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为构建和谐社会、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活动也引发了家长群体的广泛共鸣,学生家长吴女士在朋友圈分享孩子回家后主动捶背的温馨场景,认为这样的教育比说教更有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是天柱县第三小学“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四个一”行动(一次主题班会、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社区实践、一件敬老小事),推动孝亲文化常态化。目前,各班级已开展“我为长辈做件事”打卡活动,累计收集孝亲照片200余张,让学生们在点滴行动中践行孝亲美德。(乐小英 罗烈权 陈剑波 欧阳晓善)

  1. 上一篇:岑巩县举办重阳敬老活动 银龄风采共筑团结情
  2. 下一篇:岑巩: 为幸福“夕阳红”托起“安康乐园”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