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建筑工程系及组织部党支部联合黔东南预拌混凝土质量协会,组织35名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开展“我为抗美援朝老兵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关爱英雄。
此次活动聚焦抗美援朝老兵何武广的生活难题,精准开展“修缮挡泥墙”与“暖心陪伴”双维度志愿服务。在挡泥墙修缮现场,建筑工程系专业教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邰昌东老师蹲在泥泞中,用卷尺反复测量墙体倾斜度,精准标记修复点位;潘盛维老师则手把手指导学生调配砂浆、校准墙面平整度。黔东南预拌混凝土质量协会资助所有建筑材料并亲临现场与我校党员师生分工协作、挥汗如雨,经过6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原本开裂倾斜的破损挡泥墙被加固重修,变得平整牢固,彻底消除了老人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临床医学系及组织部的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走进何爷爷家中,开展细致入微的暖心服务。大家分工打扫庭院、清洗油污厚重的炊具,精心准备荤素搭配的家常饭菜。临床医学系学生杨亦菲拿着钢丝球仔细擦拭厨房灶台,不放过任何一处油污;教师党员吴定结合专业知识,耐心叮嘱何爷爷秋冬季节防寒保暖要点及饮食禁忌,用专业关怀温暖老人心田。
用餐间隙,何爷爷打开了话匣子,深情回忆起朝鲜战场的峥嵘岁月。作为一名通信兵,他曾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送信,胳膊被流弹擦伤仍咬牙完成任务,那句“情报比命金贵”让在场师生动容。谈及此次志愿服务,老人眼眶湿润:“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怕脏不怕累来帮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堂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课。参与人员纷纷表示,将以英雄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把对英雄的崇敬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为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戎耀一生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23年12月,团队通过寻找英雄足迹,致敬英雄事迹,探索出具有黔东南职院特色的薪火黔行“126”公益服务模式(坚持一种精神,面向青少年和社会群体,实施六大举措),团队组建以来共举办“戎耀大讲堂”12期,开展义诊、慰问老兵活动200余人次。接下来,黔东南职院将与黔东南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化合作,进一步整合退役军人的优质资源,持续坚持薪火黔行“126”公益服务模式,擦亮“戎耀大讲堂”这一特色教育品牌,通过形式多样的关爱抗美援朝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师生的国防教育体验,为构建新时代大思政工作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黔东南职院贡献。(吴志松 吴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