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接到都柳江洪峰过境地坪镇的消息,黎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调度地坪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指令指示,督促指导地坪镇做好沿河低洼处群众紧急安全撤离和防洪救灾工作,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令”而动,织密防汛“安全网”
6月24日上午10时10分,地坪镇党委、政府组织在家的党政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地坪镇都柳江洪峰过境防汛救灾工作部署会议,立即启动《地坪镇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结合地坪镇南江河雨情和防洪现状,精准施策,党政班子分工合作,下沉一线,包寨分片,责任到人到点,详细部署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镇党委书记实时关注工作进度,坐镇镇应急指挥中心统筹调度本次防汛救灾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同时,根据联系县领导杨占杰县长指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地坪镇分别对接从江和榕江的相关部门和沿江乡镇实时了解雨情、水情,为下一步防汛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6月24日11时左右,地坪镇镇长带队到一线驻守南江河江东滩电站实时查看水情,成功劝离4名江东滩电站值守人员,实现有效避险。12时,都柳江洪水开始倒灌进入南江河江东滩水电站发电机房,立即下令关停水电站并网发电闸刀,保障了发电设备的安全。
6月24日12时30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跃同志、地坪镇联系县领导高尔海同志到达都柳江洪峰倒灌入南江河发生险情的第一线坐镇指挥,统筹调度县、镇、村三级防汛救灾力量,搭建起科学决策的“指挥部”。同时,县水务局党组书记潘启龙同志率队赶到南江河江东滩水电站现场,运用专业设备24小时严密监测洪水动态、水位涨幅及倒灌情况,每半个小时回传精准数据,为指挥部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关键信息支撑,牢牢守住防汛“前沿哨”。此外,井郎村帮扶单位县计生协会也及时派干部下沉一线协助抗洪抢险和群众撤离工作。
冲锋在前,架起生命“安全桥”
针对南江河可能发生洪水倒灌的井郎村、地坪村,将全镇领导干部分成井郎村工作队和地坪村工作队,每队由两名党政班子副职牵头分别到两个村入户挨家挨户动员撤离,争分夺秒转移群众和抢救物资,并调配民政、卫生院等部门力量,保障安置点物资供应和医疗服务。
面对一些群众对险情仍抱有乐观预期,以及部分群众担心撤离后家中财物丢失的情况,6月24日晚上20时,地坪镇镇长带领镇村干部再次入户开展拉网式“敲门行动”,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洪水倒灌的危害,最终动员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安置点。当发现转移搬运物资的人员短缺时,现场总指挥王跃副县长立即协调龙额镇调派力量支援,龙额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组织20余名党员干部支援井郎村转移群众和抢救物资。
自6月18日地坪镇持续暴雨天气以来,地坪镇干部群众连续7天奋战在地坪村牛角弯地灾点设卡值守及南江河抗洪抢险一线,身体状态到达了极限,疲惫不堪,甚至部分干部刚坐到凳子上就打起了呼噜。6月25日凌晨0时30分,井郎村岑九寨水位到达最高点160.6米,都柳江洪峰凌晨1时开始过境,南江河水位逐步下降,在得知洪峰顺利过境后,地坪镇党员干部群众终于露出来了久违的一丝笑容。
风雨同舟,撑起防汛“暖心伞”
经过县、镇、村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勠力同心、齐心协力,切实保护了地坪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洪峰过境河水倒灌险情,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有序有力,信息指令发布及时精准,地坪镇党员干部、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各司其职,有的争分夺秒转移群众、抢救物资,有的加强交通疏导与治安管控,有的驻守电站监测运行安全,有的连续24小时驻守堤坝、巡查地灾隐患点,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红色堤坝”。同时,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防汛自救工作,组织群众参与物资搬运、险情巡查,引导妇女志愿队伍协助物资整理,与群众交心谈心,缓解群众焦虑情绪,形成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据统计,此次洪峰过境都柳江河水倒灌南江河救灾行动,地坪镇共成功转移群众120户279人,转移群众均落实好安置和包保措施,帮助群众抢搬家电102台、粮食15000多斤、生猪18头、耕牛5头、家禽110多羽,安全转移车辆16台,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洪峰过境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指导地坪镇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工作,6月25日8时30分,县供电局派遣6名电工赶到灾情一线开展入户电路检修和保畅工作,上午10时,南江河水位从最高值回落3米以上,组织井郎村和地坪村群众开始清理家中淤泥,搬回撤离的家具、电器等物资。县防灾减灾救灾委办公室同步组织应急、农业、住建等部门赶赴防洪一线核实统计灾情,安排调拨应急物资,跟进受灾群众帮扶工作,全力降低灾害损失,切实保障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用实际行动交出平安度汛、群众安全度险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