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鸣凌晨见真情 贴心服务暖人心——锦屏县铜鼓镇党员干部深夜驰援桂柳破难题
时间:2025-11-07 10:00:21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深夜十点,本应是万家灯火渐熄、人们渐入梦乡的时刻,然而桂柳集团位于锦屏县铜鼓镇福尔斯的养殖基地里却灯火通明,气氛紧张。桂柳集团计划当晚完成4000多羽肉鹅的出栏装载及后续补栏工作,这一任务时间紧、强度大,却因突发状况导致原定装车人员无法到位,不仅直接威胁养殖大户经济受损,更可能打乱整个公司生产计划、损害市场信誉。危急时刻,企业负责人在多方尝试无果后,向锦屏县铜鼓镇党委政府紧急求助。


  “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行动号令!”接到求助后,铜鼓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响应,主要领导迅速部署,连夜发出号召。短短时间内,14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组成临时突击队,顶着冬夜的凛冽寒风赶赴养殖基地。没有专业抓鹅工具,他们便徒手上阵;缺乏熟练操作经验,他们就在企业人员指导下边学边干,捉鹅、装笼、搬运、上车,每个环节都紧张有序、衔接顺畅。汗水浸透衣衫,鹅毛沾满全身,没有人叫苦喊累,心中只有“争分夺秒助企业渡难关”的坚定信念。

  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奋战,次日凌晨四点半,4000多羽肉鹅全部安全顺利装车,精准契合企业既定时间节点,为后续补栏工作的无缝衔接筑牢基础。“一个电话就集结起这么一支‘硬核队伍’,帮我们化解了大危机!能够完美的解决这次突发情况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政府务实的举措和贴心服务让我们投资兴业既暖心又安心!”企业负责人秦志伟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言语间满是感激。


  作为锦屏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桂柳集团自落户锦屏县以来,凭借先进养殖技术、科学管理模式和稳定市场渠道,成为带动本地鹅产业发展的“龙头引擎”。在其辐射带动下,全县养殖户饲养技术显著提升,鹅只存活率与销售价格稳步提高,实现了“养得好、卖得出、能挣钱”的良性循环,有效助力群众增收和县域特色产业壮大。而此次深夜驰援,不仅彰显了基层干部“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过硬作风,更是锦屏县铜鼓镇优化营商环境、践行“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

  据悉,锦屏县铜鼓镇与桂柳集团合作的6个养殖主体已全部投苗,养殖3.3万羽。截至目前,全镇出栏肉鹅4.62万羽,存栏3.58万羽,已完成13个养殖点选址,圈舍面积达1.74万平方米。其中12个已建设完工,总面积1.64万平方米,完工率93.7%,为产业扩张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欧伟红)

  1. 上一篇:黎平肇兴侗寨:“五级通”架起便民桥 服务“零距离”暖人心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