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大十字街道:“四化”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
时间:2025-07-24 17:08:06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为提升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传递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大十字街道通过“四化”帮扶措施,扎实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工作。

  精准化识别,分类帮扶激活力

  街道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84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实行精细化管理,动态掌握网格内每户家庭情况。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建由街道干部、村(居)两委成员及党员志愿者构成的帮扶团队,对困难家庭进行常态化摸排,建立分类台账。通过定期会商研判,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并划分帮扶等级,激发帮扶救助活力。今年来,街道精准保障辖区低保户152户、特困人员17名、孤儿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名。


  人本化帮扶,服务质量创新高

  通过对民生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涵盖人本理念、沟通技巧、边界意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服务理念水平。深化与特殊群体的沟通联系,精准掌握其实际需求,在提供物质帮扶的同时,注重精神关怀。针对特殊困难群体需求进行评估,制定标准化帮扶方案,杜绝主观臆断,加强精神关怀体系建设,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的自尊自信,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发挥潜力。今年以来,为2户2人提供就业帮扶,为11户23人提供临时救助,为6户6人提供助学救助。


  协同化联动,工作效能新突破

  强化街道部门联动,通过整合最低生活保障、临时困难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等救助政策,实现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施救。积极拓展合作机制,广泛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关爱帮扶工作,引导其发挥专长、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凝聚服务合力。加强宣传引导,发动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的优良传统。今年来,街道通过部门联动开展就业培训3次,组织特殊困难群体入户走访685次,慰问金3.5万元。


  长效化机制,持续巩固促成效

  通过实行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月报告,每月排查特殊人员死亡、服刑等情况并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精准。建立定期核查制度,实时掌握特殊困难群体的家庭收入、健康及自理能力等生活状况。成立关爱救助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判特殊困难家庭生活情况,为精准救助提供决策支撑。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救助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显著提升了特殊困难群众对救助的满意度和认同感。(李玲 朱颖)

  1. 上一篇:黄平县上塘镇:清理残垣断壁,扮靓美丽家园
  2. 下一篇:文明黔东南 | 黔东南公安:多举措织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责任编辑:杨帆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