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10月29日,锦屏县人民法院联合天柱县人民法院、锦屏县人民检察院、锦屏县林业局对位于锦屏县河口乡塘东村“红军林”的古树发布《“红军林”古树名木保护令》,创新打造行政+司法的协同保护新实践,为古树名木撑起双重“保护伞”。
凝聚共识,全民守护古树名木
一株古树的存活,需要百年时光;一片“红军林”的繁茂,需要代代接力。为更好地落实对“红军林”古树名木的保护,锦屏法院、天柱法院、锦屏检察院以及锦屏县林业局多次进行商讨。前期也前往当地,向民众解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发放宣传材料,鼓励群众主动当起“古树管家”,定期观察树木生长状态,及时反馈异常,守护好这份宝贵的绿色遗产。
创新实践,打造协同保护新格局
为了让每棵古树都能在时光里继续生长,让每片绿叶都能延续生态的希望。锦屏法院联合天柱法院、锦屏检察院以及锦屏县林业局联合发布《“红军林”古树名木保护令》,明令禁止采伐、非法买卖、灌注有毒有害物质等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开启“行政+司法”双重协同保护的新实践。
科技助力,创新动态普法二维码
让沉睡的古树开口说话,将保护知识送到每个人指尖,让普法从被动阅读变成主动查询。现如今扫码已经成为生活日常,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宣传也有了新载体——动态普法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学习了解一些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典型案例,此外,二维码还关联了红军林的由来及相关的简要介绍,让红军林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更让依法护绿的意识深入人心。这种科技+普法+互动的模式,既打破了保护宣传的时空限制,让小小二维码成为普法的“移动课堂”,又让每一个群众都能成为古树名木的普法宣传员与动态守护者,为古树名木撑起一把长久的“科技保护伞”。
活动结束后,法、检两院干警向现场村民们发放了宣传资料,普及古树保护的法律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向村民们普及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破坏古树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每一株古树都是“望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地标。此次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不仅仅是挂上保护牌、发布保护令,更是一次对全民保护意识的唤醒。下一步,锦屏法院将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进一步延伸司法审判职能,打造“红军林”古树名木保护基地,加大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和普法宣传力度,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