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时值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贵州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在锦屏县第四中学开展了一场“爱粮节粮,不负‘食’光”的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支教团成员们通过生动的主题宣讲,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与重要意义,讲解了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的生长历程,并通过回顾历史上触目惊心的粮食危机事件,让学生们认识粮食的宝贵与粮食安全对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生动的讲述与真实的案例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深思考,课堂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同时,还通过校园广播站,将节粮爱粮的理念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向全校同学发出“珍惜盘中餐,争做节粮人”的倡议。
此外,教育场景也从课堂延伸至食堂。“光盘打卡”行动通过记录与分享,在相互监督中让学生养成不剩饭、不浪费的好习惯。同时,设置“食堂执勤”岗,邀请学生代表担任监督员,引导学生按需取餐,推动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风尚。八(6)班的吴升同学分享道:“一粒米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历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晒谷、加工、烹饪等环节,历时约130余天,才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此次世界粮食日主题教育活动,以寓教于行的方式,将爱粮节粮的意识从课堂理论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下一步,锦屏县第四中学将持续探索有效的路径,通过更多元的活动,将爱国情怀、节约意识、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