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万千家庭幸福。凯里市大十字街道以体系化布局、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动员,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单打独斗”迈向“多元共治”,用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防护网,护航每一个孩子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建强体系,织密联动“保护网”
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社区(村)负责人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凝聚合力。建立每月召开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高效联动的街道与辖区部门协作机制为核心枢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独角戏”变为全社会参与的“协奏曲”。
排查风险,筑牢安全“防护墙”
推行安全隐患排查、“红领巾护学队”护苗行动、校园周边整治三大常态化行动,夜间定期巡逻并重点检查网吧、酒吧等场所,严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辖区7所小学开展护学工作,专项检查小吃店、玩具店,重点排查非法出版物、食品安全等问题。上半年累计排查重点场所160余次,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检查各类场所60余次,整改问题2处,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摸清底数,织牢动态“管理网”
以“全员覆盖、精准画像”为目标,开展全域未成年人信息摸排,建立包含家庭情况、成长需求、特殊困境等要素的动态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推行“一人一档、一户一策”包保责任制,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成包保团队,定期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实时更新信息台账。针对厌学、情绪抑郁等重点个案,联动心理辅导员、学校老师开展“多对一”疏导,上半年成功化解12起青少年心理危机,用精细化管理为成长护航。
“爱心妈妈”,实现童心“微愿望”
组建“爱心妈妈”团队,既走进孩子生活,更走进孩子心田,聚焦少年儿童成长需求,通过点亮“微愿望”、倾听心声、传授生活技能等行动,为孩子们构筑温暖坚实的成长之路。61位“爱心妈妈”用脚步传递关怀,以行动诠释责任,累计入户走访200余次,开展“儿童之家”活动46场,通过登门慰问、纾解心结等举措,成为街道里最动人的风景。
深化宣教,打造互动“成长课”
依托“睦邻市集”平台让法治教育“活”起来,各社区通过“政策赶集”“知识闯关”等形式,围绕防霸凌、防诈骗、防溺水等主题开展宣传。网格员化身宣传员,在应急群推送保护法知识、防溺水视频,入户宣传未成年人安全知识。截至目前,街道共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会9场,覆盖30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1800余份。(范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