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多举措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深度融入新型城镇化
时间:2025-10-17 17:31:50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对贵州工作的系列要求,严格对标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安排,以“抓规范、补短板、促创新、办实事”为主线,全力推动安置社区加速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显著。

  “抓规范”强根基,筑牢融入保障。聚焦标准化建设,率先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16项地方标准,既为高质量巩固后续扶持成果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更持续提升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加速搬迁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地。同步成立融入新型城镇化工作专班,整合人力资源力量,统筹推进全州大型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确保政策落地、责任落细。

  “补短板”提质效,破解融入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就业、产业两大核心短板,同步补齐社区治理、公共服务能力弱项。深化园区与安置区“两区共建”,推动1.4万余名搬迁群众在周边产业园区、帮扶车间实现稳定就业,确保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目标,夯实就业增收基础。在5000人以上大型安置社区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赋能现代化治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不断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社区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干部培训,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能力,筑牢社区治理根基。

  “促创新”激活力,拓宽融入路径。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推出“12345”工作举措——建好一本台账保精准、聚焦两个重点稳就业、盘活三大资源促增收、完善四个功能优服务、建立五项机制提质效,该举措获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结合城镇化集中安置特点,出台《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奖补到户参考目录清单》,助力搬迁群众稳定融入城镇、持续增收。探索安置区商业门面“三权分置”(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模式,盘活资源资产发展社区集体经济,激活社区内生发展动力。

  “办实事”惠民生,夯实融入温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解决搬迁群众“急难愁盼”。在民族团结领域,创办社区“民族团结食堂”,有效破解帮扶车间工人就餐难题及留守老人、儿童吃饭困境。在物业管理领域,制定《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全州81个安置社区物业全覆盖,其中53个社区完成物业实体化运行。在住房保障领域,出台《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家庭新增人口住房保障若干措施》,通过8项具体举措精准应对新增人口住房困难,切实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累计获得国家级表彰26项,包括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文明单位等;省级表彰74项,涵盖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物业服务管理示范社区等;获得州、县级各类表彰355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张鹏)

  1. 上一篇:黔东南州多举措织密鸟类“保护网”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