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第83期 | 贵州省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合约食堂+”营造文明新风尚
时间:2024-03-25 10:45:34    来源:中国文明网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为生动展现文明村镇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切实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宣部文明创建局、中国文明网推出“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邀您一起塑造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渡马镇共和村不断深化和拓展“合约食堂”内涵,试点推行“合约食堂+”治理模式,村美、人和、风正、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合约食堂+治理” 约出文明乡风

  共和村的“合约食堂”缘起于甘溪侗寨。以前的甘溪侗寨,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村民滥办酒席、铺张浪费之风盛行。这家母猪下崽了,要请吃酒;那家新安了一扇门,也要请吃酒……不仅如此,礼金也从以前的10元、20元,涨到后来的100元、200元,甚至更多。

  “这五花八门的酒席再吃下去,只怕要永远过穷日子!”2014年春节,村党支部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倡议修建一个集体食堂,将村里的红白喜事统一集中到食堂来办。全寨100多户村民积极响应,捐木、捐工、捐款。历时一年,建成了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村集体食堂。经村“两委”研究并提交村民大会讨论,规定除婚丧嫁娶外,其他酒席一律不准办,每次酒席不得超过20桌,每桌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酒席用酒不得超过10元/公斤,烟不得超过15元/包,随礼不得超过100元。

  食堂是村民合力办起来的,通过村规民约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取名“合约食堂”。至此,甘溪侗寨滥办酒席得到治理,大操大办受到遏制。


2014年,共和村甘溪侗寨建成首个“合约食堂”。天柱县文明办供图

  “合约食堂”在甘溪取得成功,村“两委”进一步在雅田等自然寨推广“合约食堂”。“以前忙于送礼吃酒,钱包都掏空了不说,还要三天两头去帮忙杀猪、烧火,打零工挣钱的时间都被耽误了。”共和村雅田组村民杨序柏表示,自从有了“合约食堂”,送礼的金额变少了,也有更多时间挣钱了。

村民在“合约食堂”里开心就餐。天柱县文明办供图

  此后,共和村开始探索创新施行“合约食堂+”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合约食堂”升级版。

  “合约食堂+节约富民”,近年来,全村办酒场数逐年下降,减少不符合要求的酒席200余场次,累计减少节约送礼等资金约300余万元。

  “合约食堂+两禁一限”,群众电炸毒鱼现象销声匿迹。

  “合约食堂+清洁风暴”,村寨常年干净整洁、清爽宜居成为常态。

  “合约食堂+道德讲堂”,村民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群众精气神更足。

  “合约食堂+”充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调动了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


“合约食堂+产业” 助力群众增收

  近年来,共和村大力实施“合约食堂+产业”模式,带动村民种植菊花、蔬菜、辣椒、柚子,生态养殖土鸡、土鸭、蜂蜜,群众实现家门口发展产业增收。

甘溪侗寨的功夫菊产业。天柱县文明办供图

  共和村引进天柱县功夫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菊花加工厂,明确“党建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种植方式,形成了集育苗、种植、收购、加工等一条龙的生产线,推动“小菊花”种植发展成为“致富业”。

  “去年我家种了20亩,产量5000公斤,收入达7万元。”谈起“合约食堂+功夫菊”模式,返乡创业青年陶绍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目前,共和村集中连片种植功夫菊600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零散种植300亩。

  2022年,共和村功夫菊产值达3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参与种植的1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5000多元,同时带动村内脱贫户就近就业600余人次,周边农户就业1000余人次。如今,共和村功夫菊的丰收不仅是乡村田野上一道靓丽的风景,更铺就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黄金路”。

  目前,共和村通过“合约食堂+产业”模式,种植功夫菊300亩、凤柚1200亩、辣椒150亩,蜜蜂养殖200窝,土鸡、土鸭等养殖户300多户。


“合约食堂+旅游” 引燃景区热度

  甘溪侗寨建寨已有600多年历史,寨内民居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吊脚楼,其中百年以上的木楼有30多栋。甘溪村民素有习武传统,武术文化浓郁,被誉为“功夫村”。

甘溪侗寨3A景区挂牌运营。天柱县文明办供图

  近几年来,甘溪实施“合约食堂+旅游”模式,以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打造为契机,村民房屋全部进行风貌改造,猪棚牛棚也重新翻修,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民宿客栈映入眼帘。乡间小路旁设立休闲座椅,石子铺建村组寨道,游客们慕名而来,甘溪也顺势发展起旅游业。

  “这些民宿客栈由村集体经济公司统筹管理,周末和节假日客房供不应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介绍说,目前村里投入运营的民宿有9栋,共有床位80多个,每个房间平均268元一晚。

  “我们这里,村民办酒席时是‘合约食堂’,平时就是农家乐‘功夫山庄’。”“合约食堂”负责人杨国先乐呵呵地说,如今慕名前来甘溪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合约食堂”品尝侗乡美食的游客爆满。杨国先表示,“合约食堂”选用的食材,都是当地村民自养的鸡、鸭,自种的蔬菜。此外,“合约食堂”还充分发挥旅游接待中心的优势,每年为村民代销蜂蜜、油茶、功夫菊、功夫酒等农特产品。

  如今,甘溪侗寨被作为国家3A级景区打造,“功夫村”甘溪成为乡村旅游地和网红打卡地,寨民积极参与经营农家乐、民宿、特色产品店等,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1. 上一篇:镇远㵲阳镇:“多方亮剑”出实招 文明创建“再进位”
  2. 下一篇:黎平县大稼乡:“三招”推动营造林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