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被学生家长送至凯里市大十字街道,以此感谢街道迅速硬化了未来城华府至凯里市第三幼儿园的内部道路。“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人难走、车难行,尤其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让人堵心。没想到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进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铺成了一条平整又舒坦的水泥路。现在我们出行方便多了,孩子上下学也更安全了。”学生家长刘先生高兴地说道。
未来城华府至凯里市第三幼儿园的内部道路,是连接棉纺厂与未来城的一条便民通道,长期以来承载着棉纺厂居民、学生及家长的日常通行需求。因长期高负荷使用,路面出现多处裂痕与坑洼,每逢雨天积水严重,夜间出行更是颠簸难行,成了不少居民心头的“老大难”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十字街道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将该道路改造列为重点民生项目,依托“党建引领+民生直通”机制,通过实地踏勘、广泛征求民意、组织专家论证,迅速协调项目施工单位启动路面修复。以一次“微改造”推动实现“民生大改善”,并在修复中同步推进道路整体升级,真正做到“一次开挖、双重提质”,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据街道副主任杨光耀介绍:“此次道路提升改造由街道工贸公司——凯里市鑫凯源商务有限公司全额出资4.6万余元。改造工程聚焦精细化升级,采用水泥硬化路面,显著提升了道路的耐磨性能与平整度,让居民出行更加舒适平稳,精准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家的‘行路难’问题。”他还提到:“在工程推进中,我们充分激活‘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机制,由党员干部带头组建宣传小组,将社区党员、微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纳入工作队伍,让他们成为居民的‘眼睛’观察民情、成为‘耳朵’倾听民意、成为‘嘴巴’传达民声。”
落实百姓“小确幸”,加码民生“微幸福”。下一步,大十字街道将继续主动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居民需求与困难,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并努力推动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化与精细化水平。(凯里市大十字街道)